智能与制造
无人配送:配送领域正在酝酿着一场“机器代替人”的变革
2018-05-24  浏览:4
无人配送:配送领域正在酝酿着一场“机器代替人”的变革

2019年,你可能直接在写字楼的工位上,收到半小时前下单的外卖,而无需下楼;你可能在机场的候机大厅里,遇见各处穿行的机器人兜售饮料;你可能直接在宿舍楼下收到沉甸甸的快递,而无需在走到学校大门口……

在当下,配送领域正在酝酿着这样一场“机器代替人”的变革。

“智能货柜”一度被认为是无人货架转型的“终极形态”,如今都不太乐观

智能货柜一度被认为是无人货架转型的终极形态,如今都不太乐观你上次在无人货架买零食是什么时候?不记得也不要紧,为这道送命题头痛的是那些商家们。2017年最疯狂的一个风口无人货架,已经走到了一个不升级就死的尴尬路口。无人货架行业始于2015年,而经资本催熟、品牌井喷的局面,却集中于2017年。

阿里菜鸟、京东、饿了么、美团、苏宁、Segway Robotics、YOGO、深兰、云迹、真机智能……快递和外卖行业在高基数、高增长的当下,国内无人配送机器人领域,可能还会有更多公司名字出现。而在人力成本飙升的当下,机器人上岗成为配送员,已是大势所趋。

承载着无人版顺丰与无人版达达的商业愿景,无人配送机器人领域尚不被普通大众了解的背后,角力与暗战早已开始。超万亿体量的物流配送市场里,是否可以再造一个无人版的顺丰或者达达?这个新兴的方向,为何此时出现,什么样的公司又能脱颖而出?新的机遇之下,后来者能否快速超越,资本能在多大程度上加速行业发展?在行业大变革之前,36氪想用这篇文章,帮你拆解无人配送机器人赛道。

2017年底深兰、云迹、Segway Robotics等初创公司相继展示了无人售货机器人Demo,其实质也是室内配送机器人的一种。近期业内传闻称,YOGO获得了新一轮融资,其中包括了真格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投资,做的也是室内配送的方向。真机智能的室外配送机器人也已在高档物业试点。

在大众并没有关注到的地方,配送机器人正在兴起。36氪从业界了解到,目前Segway Robotics有计划于下半年在北京进行试点;YOGO与合作伙伴有望于下半年在上海、深圳试点。

事实上,有配送业务场景的大公司,也在加码室内无人配送。2016年阿里菜鸟、京东相继展示末端配送机器人,其中阿里小G预计最快5月会在北京、上海、杭州三地进行小范围商业化落地,2018年年底前将会陆续量产,京东的无人快递车2017年6月出现在北京、西安、杭州等6所高校内,测试给学生们送快递和外卖业务。

2017年,饿了么外卖机器人“万小饿”试点完成了首次楼宇内外卖订单配送;2018年3月,美团在朝阳大悦城进行配送机器人试点的视频曝光;2018年4月,苏宁展示了与真机智能合作的机器人“卧龙一号”,可实现电梯交互。场景公司加码鼓励,技术公司积极探索,室内配送机器人被认为有可能会成为率先大规模商用的新场景。

无人配送行业兴起的供需原因分析

配送机器人之所以在这个时间点起步,背后与配送行业需求快速增长、可用于配送的机器人供给逐步成熟关系密切。配送行业需求快速增长,面临成本高、招聘难、管理难等问题

1、配送行业市场基数大、增速快

从市场看,快递和外卖行业在高基数(300亿件/年,4000w单/天)下迎来高速增长(30%+ CGAR)。具体来看,相关数据显示,2016 年全球快递业年业务量已达到700 亿件,全球物流市场价值超 9 万亿美元。国内市场,快递业务量 2016 年达到 300 亿件,增长近 30 倍,从 2014 年破百亿件大关开始,以每年 100 亿件的速度高速增长。

外卖行业,中国现在每天的外卖订单量达到4000万/单。(这个数据来自估算,根据媒体报道信息,现在美团一天是1800万单,约占43%的市场份额,以此推算中国现在每天的外卖订单量达到4000万/单左右)。全球 2017 年食物配送市场在1000亿美元,而包裹配送更大,有3000亿美元。其中,“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份额,也就是3-5公里的半径内,大概市场份额在800亿美元。

2、配送行业人力成本飙升

德勤的数据显示,自2005年以来的十年期间,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上升了五倍;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抚养比可能增加到现在的3倍。

配送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我国快递行业从业人员数量自12年起不再公布,但中国产业信息网根据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估算,2015年全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很可能已经突破150万人。而在外卖行业,目前外外卖送货人员数量可能在100万人左右。新华网获知的业内统计数据显示,外卖行业的配送从业人员可能已经达到700万,其中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三家外卖平台的注册人数超过400万,其他众包物流平台的兼职外卖人员有300多万。

劳动力成本上升正在压缩配送企业的利润。《2016年度物流企业负担及营商环境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人力成本占重点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的19%,是企业重要的成本支出之一;而劳动力成本高,已经成为近三年阻碍物流企业发展的最重要营商因素。此外,供给增加很难一蹴而就,且会增加招聘、管理的难度。而在夜间、恶劣天气,运力不足是常态,若要依靠人力解决这些特殊场景下的劳动力供给,成本的增加无疑会大幅增加。

可用于配送的低成本、高可靠性、可量产机器人供给逐步成熟

虽然外观类似的服务机器人已经出现数年之久,但基本无法满足室内无人配送的需求。后者供给端核心要解决的是低成本、高可靠性、可量产的机器人硬件产品供给。低成本、高可靠性、可量产三点各自实现已不容易。三者之间一定程度上是一定程度上相互制约的关系,需要找到合适的平衡点。比如,低成本往往意味着使用更低价的器件,就必须通过软件的优化提升可靠性。当前,随着核心零部件成本降低、视觉VSLAM避障技术成熟、量产经验逐渐积累,使得低成本、高可靠性、可量产的机器人供给成为可能。

1、核心零部件成本下降

当前,市面上的可移动机器人,多是采用了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IMU、超声波等多传感器融合进行定位、导航、避障。这种方案稳定性高,但因为可用的激光雷达的成本多在1万元人民币左右,这就使得机器人整机的成本很难低于2万元,制约大规模商用。

近年来,国产激光雷达领域创业公司众多,均希望推出低成本产品。以苏宁“卧龙一号”的合作伙伴真机智能为例,其送货机器人已采用国产激光雷达厂商速腾聚创的激光雷达,后者对外宣传的售价仅为2万——3万元。

2、多传感器融合的自主导航技术、VSLAM定位导航技术成熟

市面上目前主流的方案还是采用2D激光雷达、视觉摄像头等多传感器融合的方案。虽然试验室场景下的自主定位导航技术可以做到一定的精度,但室内或者室外的纯商用环境均十分复杂,对于机器来说挑战依然明显。以室内为例,涉及到镜面、玻璃场景,2D激光雷达SLAM基本就会失效;遇到黑色背景,红外摄像头的准确度可能就会受影响。

过去几年,尤其是2015年以后,国内机器人公司在商业化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这方面的经验,通过工程手段不端解决这些技术难题。云迹科技CEO告诉36氪,针对镜面、玻璃问题, 云迹增加了超声波传感器,用以进行辅助。

近年来,随着VSLAM技术的成熟,一些公司逐渐提升视觉传感器的重要性。原因主要是视觉传感器可以获得的信息量丰富,且成本更低。大厂方面,Intel 推出了RealSense传感器;初创公司方面,国内已有多家公司推出或者即将推出深度相机或者模组。虽然目前业内对包括RealSense在内的视觉传感器的可靠性仍有所疑虑,但诸如赛格威机器人等公司则通过自研相关算法,提升VSLAM技术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3、供应链在成熟

量产是机器人大规模商用的难题之一。目前世界上并无大范围移动机器人量产产品的先例,真正具备移动机器人量产能力的厂商不多。无人配送落地,往往要求在短时间内部署大量的机器人,这对配送机器人产品的量产可靠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般来说,花时间研发的成本高,花在研发量产的时间可能更高。量产困难的一个原因在于,量产涉及到光学元件的校准问题,如果不通过复杂的自动化手段解决,几乎无法满足量产的产能和效率要求。

近年来,诸如富士康等工厂也在想办法解决量产难题。根据媒体报道,富士康烟台工厂2015年2月量产Pepper时,每小时仅能生产5台,当年8月已达到每小时10台,同时计划通过引进一部分自动化装置等措施,将每小时产能增至15台。36氪从业内了解到,YOGO目前也已与富士康达成合作,双方在进行量产产线的研发。另外,赛格威机器人依托平衡车的量产资源,在长三角的工厂里部署了相应的产线。根据官方信息,目前云迹已经有900多台机器人在酒店、医院运行,这意味着其很可能也积累了相应的量产经验。

国外先行者已在海外部分验证财务模型

国外方面,先行者Starship已于2017年初获得1720万美元融资融资,获得戴姆勒支持,开始成功上路,已经部分验证财务模型。2016年,Starship开始试点服务,与在线外卖平台Just Eat、伦敦的初创外卖公司Pronto、德国快递公司Hermes以及德国的零售商Metro集团达成合作。此后在美国、英国、德国、瑞士以及爱沙尼亚进行配送服务,与奢侈品品牌爱马仕、瑞士邮政以及Wolt达成合作。数据显示,2016年Starship机器人在伦敦市中心每送货一次的成本平均约为12英镑,但其希望通过设备大规模普及将成本减少到1英镑。

无人配送:配送领域正在酝酿着一场“机器代替人”的变革

无人配送领域的中美差异

经过调研发现,与国外相比,中国的无人配送机器人领域的商业尝试和创业呈现出独有的特点:

一是,与国外主要做室外场景不同,国内初创公司室内、室外场景并重,室内无人配送成为中国特色;

二是,国外做室外配送机器人的以初创公司为主,但国内则以互联网大公司为主。

具体来说,国外这一领域,最为知名的公司Starship、Marble、Dispatch、Nuro等均是初创公司,均是做室外配送。而在国内,阿里、京东、饿了么、美团等互联网大公司均是从室外配送切入;而深兰、云迹、Segway Robotics、YOGO等初创公司则是从室内配送开始做起;真机智能等少数初创公司则从室外配送开始做起,希望未来同时切入室内、室外配送。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可能与中美国情之间的差异有关:

一是,中美人口密度差异大,使得配送行业的成本构成差异大;

二是,中国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已培养出有配送业务场景的大公司,其体量超美国同类公司。

人口越是密集的地方配送成本越低。简单来说,中美的人口密度约是美国的5倍。而城市人口,尤其是大城市人口的密度差异可能更大。2014年,全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七个城市,中国上海、北京分列第三四名,而这个榜单中基本没有美国城市。

这种城市的密度,也造成了中美物流配送行业成本结构的差异。有数据显示,中国末端配送成本已经占到物流行业总成本的30%以上。

另一方面,中国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尤其是电商、O2O大潮下,已培养出有配送业务场景的大公司,如阿里、京东、饿了么、美团外卖,其本土配送体量超美国同类公司。

快递方面,从包裹数量的角度上来看,中国包裹量对美国呈现碾压状态。最近三年以来,中国包裹量每年以100亿的增量在递增,2016年增加到了312.8亿件,有分析认为,近两年,中国每天就会产生将近两亿以上的包裹。若以峰值对比,2017年“双十一”期间,菜鸟网络单日产生的包裹量是6.57亿,全球最大的包裹企业UPS,峰值单日产生的包裹量才刚刚接近三千万。

O2O方面中美两地互联网公司的体量差异巨大。同以外卖为例,2015年时,美团外卖的日均订单量已接近300万单,是美国同行GrubHub的十余倍,后者日均订单仅为21万左右。而随着新零售概念的兴起,中美O2O产生的配送订单的差距还会进一步增大。本身有巨大的业务需求,因此这些互联网公司也成为了重度参与者。

中美无人配送领域代表公司

国内无人配送行业仍处于探索期,整体来看,目前国内仍处于探索期。

1、硬件产品尚未大规模量产

目前硬件产品尚未进入量产期。这部分上文已经提及,这里就不再赘述。

2、业务流程尚处于探索期

不管是室内场景还是室外场景,业务流程跑通都不容易。室外场景需要解决路权问题,室内场景需要解决电梯权限问题。

路权方面,美国一些城市已经同意机器人上路,但在国内尚无明确法律。从实际的经验和惯例来看,难度很高。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还是会停留在封闭园区场景。

电梯方面,基本可以认为是可解决的,只是需要物业方同意,且需要电梯开放接口,同时需要经过电梯安全审核,周期相对较长。比如云迹科技,首先就选择了从自有产权的物业做试点,一定程度上会缩减这一过程。但长期来看,要做更广阔的业务场景,这一问题就必须解决。

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中国的无人配送,一段时间内很可能会集中在室内配送、封闭园区配送。

3、商业模式处于探索期

初创公司多从做机器出发,未来的可能商业模式可能有:

售卖机器;

自营服务网络,相当于做无人版的达达;

与巨头合作进行联运;

从目前的初创公司来看,创业公司基本都未选择第一种方式,多倾向于第二种模式。但与欧美崇尚合作的逻辑不同,国内初创公司与大公司之间往往是竞合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大公司是否倾向于投资、收购、扶植甚至自己做一家公司,仍有不确定性。这是接下来这条赛道很值得关注的一个点。另外,除了菜鸟、京东、美团外卖、四通一达等创业公司,这一领域还有一些其他的潜在合作伙伴值得关注。以室内配送为例,诸如百米站等有物业资源的公司也有可能成为潜在的合作伙伴。

无人零售,无人货架,无人货架的模式靠不靠谱?

无人零售,无人货架,无人货架的模式靠不靠谱?自打马云提出新零售的概念,各种号称要颠覆传统零售业的新型业态层出不穷,当然也难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2017年下半年兴起的无人货架行业虽然曾一度受到资本市场热捧,但近期却爆出不少负面信息,好几家网红企业都被传裁员、撤点,甚至资金链断裂,

企链通-全国深度供应链商企平台

企链通(https://qlt.tc755.com/)是目前全国深度供应链商企平台,撮合企业产品供需的基础上,提供供应链金融、商会入驻、对外出口贸易服务,提供国际追溯领域内最具公信力的追溯云服务。是谷融集团在产业联盟管理、国家追溯体系认证、深度供应链管理版块的真实落地。

    下一篇;中国建筑劳务网,借助信息化手段、大数据资源优势建立建筑业劳务管理平台

    中国建筑劳务网,借助信息化手段、大数据资源优势建立建筑业劳务管理平台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所占比重仅次于工业和农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建筑行业运行的良好与否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无人配送 智能 的产品:
无线监控摄像头 机器人网络高清智能摄像机通话

无线监控摄像头 机器人网络高清智能摄像机通话

价格:到店咨询

家用无线安全监控摄像头 智能180°网络高清摄像机

家用无线安全监控摄像头 智能180°网络高清摄像机

价格:到店咨询

VR360°130万像素智能高清

VR360°130万像素智能高清

价格:到店咨询

新款家用无线监控摄像头 200万网络高清智能室内外

新款家用无线监控摄像头 200万网络高清智能室内外

价格:到店咨询

200万高清智能无线监控摄像头

200万高清智能无线监控摄像头

价格:到店咨询

监控器摄像头 高清智能网络无线wifi家用摄像机

监控器摄像头 高清智能网络无线wifi家用摄像机

价格:到店咨询

  • 资讯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移动社区 卫浴之都 建材头条 家具头条 家居之家 装饰之家 新基建头条 门窗之家 区块联盟 博一建材网 新基建之家 老姚之家 灯饰之家 电气之家 全景头条 陶瓷之家 照明之家 防水之家 防盗之家 博一建材 卫浴之家 区快洞察 建材 锦州建材 丹东建材 本溪建材 抚顺建材 鞍山建材 西安建材 商洛建材 安康建材 榆林建材 汉中建材 延安建材 渭南建材 咸阳建材 宝鸡建材 铜川建材 兰州建材 甘南建材 临夏建材